奇门遁甲中的用盘问题,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。奇门有置润、拆补、茅山等不同的排盘方法,再加上飞盘、排盘等形式,每个时辰根据派别的不同,往往会出现同一时间内使用不同盘、预测结果各异的情况。针对这一现象,许多学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。然而,本文认为,这种争论本质上属于舍本逐末之举。
追本溯源——中国预测学的核心思想
奇门遁甲作为古人智慧的结晶,应用于预测学中,要真正掌握这门学问,必须深入理解古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。学习中国预测学最根本的一条路径就是“追本溯源”。
中国古代的数术学,都源自于《周易》。然而,现今许多人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重数轻理,甚至没有完整研读过《周易》,便开始学习具体的数术。这种本末倒置的学习方式,必然会导致在某一阶段遇到瓶颈,无法进一步精进。因此,理解数术的根本“理”——也就是《周易》中的道理,是学习这门学问的基础。
道与术的辩证关系
古代文化中有一个重要概念——“道”。《道德经》中曾言,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,即“能言说出来的道,便不是永恒的道”。孔子也说过:“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。”其中,“道”是形而上的抽象法则,而“术”则是具体的操作手段。要提升数术的水平,必须由“术”入“道”,方能达到更高境界。
《大学》中有言:“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知其先后,则近道矣。”这段话不仅讲的是事情的发展次第,也揭示了学习和应用数术的方法论,强调了要从根本出发,步步追溯到本源,才能真正接近“道”。
用盘的深层次思考
用盘问题表面上涉及飞盘、拆补、置润等技术性争论,但更深的核心在于心法。在奇门遁甲的预测过程中,用盘的正确性不仅仅取决于技术上的选择,更重要的是对“心”的理解。心决定了盘,盘不过是心的映射。正如佛家所言:“心外无物,物外无心。”世界在心中,盘亦在心中。道家讲“心物一元”,认为心和物是一体的存在。奇门遁甲的用盘,其实就是人心对天地万物的模拟与映射。
法、理、情三字诀
在学习奇门遁甲时,一定要谨记住的三个字是:“法、理、情”。所谓“法”,不仅是预测的方法与技术,还有更深层次的心法。易理则是《周易》的道理,而“情”包括人情、物情、事情。三者的顺序必须严格遵循,先有法,再有理,最后为情。若顺序颠倒,则会陷入舍本逐末的境地,导致预测失准。
用盘的心法
用盘的核心就是“心法”。不同的盘代表了不同的思维和认知状态,因此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。每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,心会自动对这件事进行模拟与反映。一个人看盘时的第一反应,往往是最接近于“道”的状态——也就是“一”的状态。这种“一”是你在看盘的那一刹那,还未对事情产生任何偏见和判断时的纯粹认知。
预测的用盘心法在于“心、事、盘”三者统一。当你能够进入“一心、一盘、一事”的状态时,预测便会准确。然而,若你心中混乱,无法专注于一件事,则即使看再多的盘,预测结果也会偏离。
一心一盘一事——预测的正确路径
在学习奇门遁甲的过程中,很多人初学时断事情很准,但随着学习时间增长,反而开始预测不准。这是因为初学时心态单纯,接近“一”,而随着知识增多,心态变得复杂,反而远离了道。因此,要想提高预测准确度,需遵循“一心、一盘、一事”的原则。
一心为主导,求测人也是“一心”的辅。若求测者自己不清楚所问的问题,或者同一件事反复问卜,这对于预测者来说会增加难度。相反,若求测者心意坚定,预测者心中专注于一个问题,预测结果便会更精准。
结语
奇门遁甲的用盘之争表面上是技术问题,但实际上是心法的体现。通过深入理解“道”,掌握法、理、情的次序,追本溯源,最终才能在实践中走向真正的“道”。用盘的关键不在于用哪种方法,而在于如何把握心、事、盘的统一。这种“一”的心法贯通全局,超越了单纯的技术争论,也为我们揭示了古代数术中的智慧与哲理。